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
(1)點刺法:先推按所選擇的部位或穴區(qū),使它充血,消毒后,以左手夾持被刺穴區(qū),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針柄,中指指腹緊靠針身下端,針尖露出0.l~0.2厘米,迅速刺人,立即出針,輕輕擠壓針孔周圍,出血少許,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壓止血。本法應用面較為廣泛。
(2)叢刺法:用三校針在一個較小的部位反復點刺,使其微微自然出血。常與拔罐法結合,即前面所提到的刺絡拔罐法。叢刺法多用于急、慢性軟組織損傷。
(3)散刺法:散刺法和叢刺法相似,但刺絡皮膚面積較大,點刺的距離也較大。根據病灶大小,點刺10~20下不等。多用于丹毒、神經性皮炎等面積較大的病灶。
(4)挑刺法:它是點刺法的一種發(fā)展。主要是選用某些疾病在體表皮膚有關部位上出現(xiàn)的異常點進行挑刺,這些點可表現(xiàn)為壓痛、酸困、丘疹及皮下結節(jié)等不同情況。并根據病情,出現(xiàn)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常見于背部第七頸椎至第五頸椎兩側。若為丘疹,多稍突起于表皮,如針帽大小,呈灰白、暗紅、棕褐或淺紅色不等。挑刺時,局部消毒后,左手按壓固定皮膚,右手持小號三棱針,挑破表皮,深人皮下,針身傾斜并輕輕提高,將白色纖維樣物挑斷十數根至數十根。挑刺完畢,拭去血跡,覆蓋消毒敷料,并加以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