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三十證,方一十五首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為逆。
未持脈時,病患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即咳者,此必兩耳無所聞也,所以然者,重發(fā)其汗,虛故也。
發(fā)汗后身熱,又重發(fā)其汗,胃中虛冷,必反吐也。
大下后發(fā)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其小便利,必自愈。
病患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醫(yī)發(fā)其汗,陽氣微,膈氣虛,脈則為數(shù),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吐也。
病者有寒,復發(fā)其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云吐逆。)發(fā)汗后,重發(fā)其汗,亡陽譫語,其脈反和者,不死,服桂枝湯,汗出,大煩渴不解,若脈洪大,與白虎湯。(方見雜療中。)發(fā)汗后,身體疼痛,其脈沉遲,桂枝加芍藥生姜人參湯主之。方∶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生姜(四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人參(三兩)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令加芍藥、生姜、人參。
太陽病,發(fā)其汗而不解,其人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而動,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湯主之。(方見少陰門。)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方∶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一兩,炙)、大棗(十五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發(fā)汗過多以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而欲得按之,桂枝甘草湯主之。方∶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即愈。
發(fā)汗,脈浮而數(shù),復煩者,五苓散主之。(方見結胸門中。)發(fā)汗后,腹脹滿,濃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方∶濃樸(半斤,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發(fā)其汗不解,而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方∶芍藥、甘草(各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六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三服。
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其胃氣,宜小承氣湯。(方見承氣湯門,一云調胃承氣湯。)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頗復微惡寒,而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得之便厥,咽干,煩躁吐逆,當作甘草干姜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而胃氣不和,可與承氣湯。重發(fā)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干姜湯方∶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芍藥、甘草(炙,各四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血,無津液,而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傷寒,吐下發(fā)汗后,心下逆滿,氣上撞胸,起即頭眩,其脈沉緊,發(fā)汗即動,經(jīng)身為振搖,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方∶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術、甘草(炙,各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六升,去滓,分溫三服。
發(fā)汗吐下以后不解,煩躁,茯苓四逆湯主之。方∶茯苓(四兩)、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干姜(一兩半)、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劇者反復顛倒,心中懊,梔子湯主之;若少氣,梔子甘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湯主之。(梔子湯方見陽明門。)梔子甘草湯方∶于梔子湯中加甘草二兩即是。
梔子生姜湯方∶于梔子湯中加生姜五兩即是。
傷寒下后,煩而腹?jié)M,臥起不安,梔子濃樸湯主之。方∶梔子(十四枚,擘)、濃樸(四兩,炙)、枳實(四枚,炙)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快吐,止后服。
下以后,發(fā)其汗,必振寒,又其脈微細,所以然者,內外俱虛故也。發(fā)汗若下之,煩熱,胸中窒者,屬梔子湯證。
下以后,復發(fā)其汗者,則晝日煩躁不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而無表證,其脈沉微,身無大熱,屬附子干姜湯。方∶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一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即安。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fā)其汗,表里俱虛,其人因冒,冒家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表和故下之。
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后,身熱不去,微煩,梔子干姜湯主之。方∶梔子(十四枚,擘)、干姜(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止后服。
脈浮數(shù),法當汗出而愈,而下之,則身體重,心悸者,不可發(fā)其汗,當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里實,津液自和,自汗出愈。
發(fā)汗以后,不可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與麻黃杏子石膏甘草湯∶麻黃(四兩,去節(jié))、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石膏(半斤,碎)、甘草(二兩,炙)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杯。
傷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shù)升,白虎湯主之。(方見雜療中。)傷寒,吐下后未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其人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猶如見鬼神之狀。劇者,發(fā)則不識人,循衣妄掇,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fā)熱譫語,與承氣湯,若下者,勿復服。
大下后,口燥者,里虛故也。
●返回《千金翼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