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紫菀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經(jīng)》
【拼音名】Zǐ Wǎn
【別名】青菀(《吳普本草》),紫蒨(《別錄》),返魂草根、夜牽牛(《斗門方》),紫菀茸(《本草述》)。
【來源】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春、秋均可采挖,除去莖葉及泥土,曬干,或?qū)㈨毟幊尚∞p曬干,商品稱為辮紫菀。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莖短,簇生多數(shù)細根,外皮灰褐色。莖直立,上部分枝,表面有溝槽。根生葉叢生,開花時脫落;葉片篦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6~12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狹,延成長翼狀的葉柄,邊緣具銳齒,兩面疏生小剛毛;莖生葉互生,幾無柄,葉片狹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8~35厘米,寬5~10厘米,先端銳尖,常帶小尖頭,中部以下漸狹縮成一狹長基部。頭狀花序多數(shù),傘房狀排列,直徑2.5~3.5厘米,有長梗,梗上密被剛毛;總苞半球形,苞片3列,長圓狀披針形,綠色微帶紫;舌狀花帶藍紫色,單性,花冠長15~18毫米,先端3淺裂,基部呈管狀,花柱1枚,柱頭2叉;管狀花黃色,長約6毫米,先端5齒裂,雄蕊5,花藥細長,聚合,包圍花柱;子房下位,柱頭2叉,瘦果扁平,一側(cè)彎曲,長3毫米,被短毛;冠毛白色或淡褐色,較瘦果長3~4倍。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河邊草地。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等地。河北、安徽等地有栽培。主產(chǎn)河北、安徽等地。
【性狀】干燥的根莖呈圓形的疙瘩頭狀,長約2~6厘米,徑約1.5~3厘米,頂端有莖基及葉柄的殘痕,底部常有一條未除凈的母根,直徑約3毫米,淡灰黃色,纖維性,質(zhì)稍硬;疙瘩頭下簇生許多須根,根長約5~14厘米,多編成辮狀;表面紫紅色或灰紅色,有縱皺紋。質(zhì)柔韌,不易折斷,斷面灰白色有紫邊。微有香氣,味甜微苦。以根長、色紫、質(zhì)柔韌、去凈莖苗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根含無羈萜醇、無羈萜、紫菀酮、紫菀皂甙、槲皮素,揮發(fā)油中含毛葉醇、乙酸毛葉酯、茴香醚、烴、脂肪酸、芳香族酸等。
【藥理作用】 ①祛痰、鎮(zhèn)咳作用 麻醉兔灌服煎劑1克/公斤,有顯著祛痰作用(呼吸道分泌量測定法),作用可持續(xù)4小時以上,粗提取物口服對大鼠氣管分泌物也有明顯增加作用。對碘液注入貓右肋膜腔引起的咳嗽,灌服煎劑無效,但用氨水噴霧引起的小鼠咳嗽則有顯著效果。 ②抗菌作用 體外試驗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宋內(nèi)氏)、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及霍亂弧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③抗癌作用 從紫菀中分離出的表無羈萜醇對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抗癌作用。
【炮制】紫菀:撿去雜質(zhì),除去殘莖,洗凈,稍悶潤,切成小段曬干。蜜紫菀:取紫菀段加煉蜜(和以適量開水)拌勻,稍悶潤,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紫菀100斤,用煉蜜25斤)
【性味】 苦,溫。 ①《本經(jīng)》:味苦,溫。 ②《別錄》:辛,無毒。 ③《藥性論》:味苦,平。 ④《本草通玄》:辛甘,微溫。
【歸經(jīng)】 入肺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肺二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入手太陰,兼入足陽明。
【功能主治】 溫肺,下氣,消痰,止咳。治風(fēng)寒咳嗽氣喘,虛勞咳吐膿血,喉痹,小便不利。 ①《本經(jīng)》: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jié)氣,去蠱毒、痿蹷,安五藏。 ②《別錄》:療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癇。 ③《藥性論》:補虛下氣,治胸脅逆氣,勞氣虛熱。 ④《唐本草》:治氣喘,陰痿。 ⑤《日華子本草》:調(diào)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⑥《本草衍義》:益肺氣。 ⑦王好古:主息賁。 ⑧寧原《食鑒本草》:主肺經(jīng)虛熱,開喉痹,取惡涎。 ⑨《本草從新》:專治血痰,為血勞圣藥。又能通利小腸。 ⑩《本草再新》:潤肺下氣,寒痰及虛喘者宜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3錢;或入丸、散。
【注意】 有實熱者忌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款冬為使。惡天雄、瞿麥、雷丸、遠志。畏茵陳蒿。 ②《唐本草》:惡蒿本。 ③《本草正》:勞傷肺腎、水虧金燥而咳喘者非所宜。
【附方】 ①治久咳不瘥:紫菀(去蘆頭)、款冬花各一兩,百部半兩。三物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生姜三片,烏梅一個,同煎湯調(diào)下,食后、欲臥各一服。(《本草圖經(jīng)》) ②治傷寒后肺痿勞嗽,唾膿血腥臭,連連不止,漸將羸瘦:紫菀一兩,桔梗一兩半(去蘆頭),天門冬一兩(去心),貝母一兩(煨令微黃),百合三分,知母三分,生干地黃一兩半。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圣惠方》紫菀散) ③治小兒咳逆上氣,喉中有聲,不通利:紫菀一兩,杏仁(去皮尖)、細辛、款冬花各一分。上四味,搗羅為散,二三歲兒,每服半錢匕,米飲調(diào)下,日三,更量大小加減。(《圣濟總錄》紫菀散) ④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動不安:紫菀一兩,桔梗半兩,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錢半,天門冬一兩。上細切,每服三錢。竹茹一塊,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溫服。(《傷寒保命集》紫菀湯) ⑤治吐血、咯血、嗽血:真紫菀、茜根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時。(《雞峰普濟方》紫菀丸) ⑥治婦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華水服三指撮。(《千金方》) ⑦肺傷咳嗽。用紫菀花五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一天服三次。 ⑧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過,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⑨產(chǎn)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沖服。 ⑩纏喉風(fēng)痹。用紫菀根一條,洗凈,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漸愈。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經(jīng)疏》:紫菀,觀其能開喉痹,取惡涎,則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溫,肺病咳逆喘嗽,皆陰虛肺熱證也,不宜專用及多用,即用亦須與天門冬、百部、麥冬、桑白皮苦寒之藥參用,則無害。 ②《本草通玄》:紫菀,辛而不燥,潤而不寒,補而不滯。然非獨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兩立效。 ③《本草正》: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氣,故治咳嗽上氣、痰喘,惟肺實氣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膿血者,乃可用之。觀陶氏《別錄》謂其補不足,其亦言之過也。 ④《藥品化義》:紫菀,味甘而帶苦,性涼而體潤,恰合肺部血分。主治肺焦葉舉,久嗽痰中帶血,及肺痿,痰喘,消渴,使肺竅有清涼沛澤之功。...用入肝經(jīng),凡勞熱不足,肝之表病也;蓄熱結(jié)氣,肝之里病也;吐血衄血,肝之逆上也;便血溺血,肝之妄下也;無不奏效。因其體潤,善能滋腎,蓋腎主二便,以此潤大便燥結(jié),利小便短赤,開發(fā)陰陽,宣通壅滯,大有神功。同生地、麥冬入心,寧神養(yǎng)血。同丹皮、赤芍入胃,清熱涼血。其桑皮為肺中氣藥,紫菀為肺中血藥,宜分別用。 ⑤《本草逢原》:紫菀,肺金血分之藥,《本經(jīng)》止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jié)氣,取性疏利肺經(jīng)血氣也。去蠱毒痿躄者,以其辛苦微溫,能散結(jié)降氣,蠱毒自不能留,痿躄由肺熱葉焦,紫菀專通肺氣,使熱從溲便去耳!秳e錄》療咳唾膿血,大明消痰止渴,皆滋肺經(jīng)血氣之效。《金匱》澤漆湯用以治咳血而脈沉者,咳屬肺,脈沉則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痛,與紫參同功。 ⑥《本草正義》:紫菀,柔潤有余,雖曰苦辛而溫,非爆烈可比,專能開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滯,兼疏肺家氣血。凡風(fēng)寒外束,肺氣壅塞,咳嗆不爽,喘促哮吼,及氣火燔灼,郁為肺癰,咳吐膿血,痰臭腥穢諸證,無不治之。而寒飲蟠踞,濁涎膠固喉中如水雞聲者,尤為相宜。惟其溫而不熱,潤而不燥,所以寒熱皆宜,無所避忌。景岳謂水虧金燥,咳嗽失血者,非其所宜;石頑謂陰虛肺熱干咳者忌之;蓋恐開泄太過,重傷肺金,又恐辛溫之性,或至助火。要之虛勞作嗽,亦必有濁痰阻塞肺竅,故頻頻作咳,以求其通,不為開之,咳亦不止,以此溫潤之品,泄化垢膩,順調(diào)氣機,而不傷于正,不偏于燥,又不犯寒涼遏抑、滋膩戀郁等弊,豈非正治?且柔潤之質(zhì),必不偏熱,較之二冬、二母,名為滋陰,而群陰膩滯,阻塞隧道者,相去猶遠。惟實火作咳,及肺癰成膿者,則紫菀雖能泄降,微嫌其近于辛溫,不可重任,然借為向?qū),以搗穴犁庭,亦無不可?傊,肺金窒塞,無論為寒為火,皆有非此不開之勢。
【備注】紫菀除了上述一種外,在新疆地區(qū)以阿爾泰狗哇花的根入藥(參見阿爾泰紫菀條);西藏地區(qū)以緣毛紫菀及重冠紫菀的根及根莖入藥。在東北、華北、陜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還以菊科橐吾屬多種植物的根部作紫菀入藥,商品統(tǒng)稱山紫菀。其質(zhì)硬而易斷,氣香而微辣。原植物主要為腎葉橐吾(參見葫蘆七條)、西伯利亞橐吾、狹苞橐吾、四川橐吾(參見南瓜七條)、大葉橐吾、裂葉橐吾等。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