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貝母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Yī Bèi Mǔ
【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Pallidiflorae
【來源】百合科植物伊犁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 的鱗莖。5~7月采挖,除去泥沙,曬干。再去須根及外皮。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平滑,高15~40cm。葉通常互生,有時近對生或近輪生,卵狀長圓形至長方披針形,長5~12cm,寬1~3.5cm,先端不卷曲,并具硬尖突;▎紊谇o頂或數(shù)朵束狀,淡黃色,內面有暗紅色斑點,每花有1 ~ 2枚葉狀苞片,苞片先端不卷曲;花被子片 6,蜜腺窩在背面明顯突出;雄蕊6。蒴果長圓形,具6棱,棱上有寬翅。花期5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300~1780m的林下或陽坡草地。主產(chǎn)新疆。
【性狀】鱗莖圓錐形,較大。表面稍粗糙,淡黃白色,外層鱗葉心臟形,肥厚,大小懸殊而緊密抱合。頂端稍尖,少有開裂,基部微凹陷。質稍松脆,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苦。
【化學成份】含西貝素(sipeimine,imperialine)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歸經(jīng)】歸肺、心經(jīng)。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散結。
【用法用量】3~9g。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