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朝陽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滇南本草》始載有水朝陽草,曰:似鼓錘草包葉而生花,正朝陽生!吨参锩麑崍D考》載:水朝陽草生云南海邊。獨莖柔綠,葉如金鳳花葉而肥短,細紋密齒。消端開花,黃瓣如千層菊,大如小杯。繁心孕實,密葉承跗,掩映蓼浦,欹側(cè)金盆澤畔,縟絢不亞江南菰蘆中矣。并觀其附圖,當為本品。又《滇南本草》尚有旋覆花一條,但現(xiàn)國內(nèi)旋覆花的主流品種旋覆花 Inula japonica Thunb.和歐亞旋覆花I
【拼音名】Shuǐ Zhāo Yánɡ Cǎo
【別名】金沸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水埋陽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ula helianthus -aquatica C.Y. Wu ex Ling [I. Serrata BUR. ET Franch.; I.yunnanensis Frach.]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水朝陽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常有具鱗片狀葉和頂芽的細鋪枝,莖下部也常有不定根。莖直立,高30-80cm,上端分枝,綠色而染以紫斑。單葉互生;葉片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0cm,寬1.4-4cm,下部葉漸狹成柄狀,花期枯萎;葉部以上葉無柄,基部圓形或鍥形,半抱莖,上面無毛,下面有黃色腺點,脈上具短柔毛。頭狀花序生于莖端或權(quán)端,徑2.5-4.5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多層,外層線形,內(nèi)層線狀披針形;舌關(guān)花較總苞片2-3倍,舌片黃色,線形,長約1.5cm;管狀花花冠長約3mm,有披針形裂片,裂片有腺點;冠毛污白色。瘦果圓柱形,有10條深溝,無毛。花期6-10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山濕潤坡地、林中溪岸、稻田或河流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50-100,全株被毛。莖綠棕色帶紫褐斑。葉互生,完整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3.5-7cm,寬1.5-3cm,葉緣具不整齊疏鋸齒。氣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甘;性溫
【功能主治】降氣化痰;祛風除濕。主咳嗽痰多;胞悶氣喘;風濕痹痛;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風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滇南本草》調(diào)其生水內(nèi),花朝陽,故名水朝陽草。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