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樹扁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Shù Biǎn Zhú
【英文名】all-grass of Irisleaf Oberonia
【別名】燕尾扁竹蘭、魚尾巴草、樹竹、老鼠尾、石扁蘭、野扁竹、石扁竹、毛鼠尾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鳶尾蘭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beronia iridifolia (Roxb.)Lindl.[Cymbidium iridifolium Roxb.]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開水燙后曬干。
【原形態(tài)】鳶尾蘭,多年生附生草本,高12-30cm,簇生多數(shù)須根。葉厚,兩側(cè)壓扁并互相套疊,劍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13cm,寬1-2cm,先端有時稍歪斜,基部有關(guān)節(jié)。總狀花序從植株中心抽出,遠長于葉,直立,圓柱形,具多數(shù)密集的小花;小苞片薄革質(zhì),卵形,長1.5-2mm;ㄐ。睆郊s2mm,白綠色;萼片與花瓣均反折,花瓣比萼片狹;唇瓣近半圓形,邊緣近嚙蝕狀,先端2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約5mm,柄長1.5mm;ㄆ10-11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喬木或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及云南。
【性味】微苦;性涼
【歸經(jīng)】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通絡(luò)。主尿路感染;支氣管炎;哮喘;腸炎;消化不良;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