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參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Rén Shēn
【別名】棒錘、山參、園參、參葉
【來源】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P. schin-seng Nees]的根,其葉也入藥,叫參葉。一般應(yīng)采生長5年以上的。秋季采挖,特別是野山參,當(dāng)果實成熟呈鮮紅色,較易發(fā)現(xiàn),挖時盡可能連須根一起挖出,除凈泥土,曬個叫生曬參。經(jīng)水燙,浸糖后干燥的叫白糖參。蒸熟后曬干或烘干的叫紅參。
【原形態(tài)】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60厘米。主根肥厚,肉質(zhì),黃白色,圓柱形或紡錘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狀莖(蘆頭)短,直立。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莖頂只有一葉,葉具三小葉,俗名三花;二年生莖仍只一葉,但具5小葉,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個對生的5小葉的復(fù)葉,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個輪生復(fù)葉,叫燈臺子;五年生者增至4個輪生復(fù)葉,叫四匹葉;六年生者莖頂有5個輪生復(fù)葉,叫五匹葉;復(fù)葉掌狀,小葉3~5片,中間3片近等大,有小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微呈倒卵形,長4~15厘米,寬2~6.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xì)鋸齒,上面脈上散生少數(shù)剛毛,下面無毛,最下1對小葉甚小,無小葉柄。夏季開花,傘形花序單一頂生葉叢中,總花梗長達30厘米,每花序有4~40余花,小花梗長約5毫米。苞片小,條狀披針形;萼鐘形,與子房愈合,裂片5,綠色;花瓣5,卵形,全緣,淡黃綠色;雄蕊5,花絲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離,下部合生。漿果扁圓形,成熟時鮮紅色,內(nèi)有兩粒半圓形種子。 人參野生者稱為野山參,栽培者稱園參,二者在藥材上的區(qū)別點如下: 野山參 根狀莖上部四面密生蘆碗,根狀莖下部具有較長園蘆。主根上端有細(xì)而深的密螺旋紋。中部及下部一般無紋。須根稀疏而長,不易折斷。其上有明顯疣狀突起。 園參 根狀莖一面或兩面生蘆碗,無園蘆。主根上端有粗橫紋,不呈螺旋狀,有時全體皆可見橫紋。須根如掃帚狀,較短而脆,其上有不很明顯的疣狀突起。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密林中,分布于我國東北諸省。遼寧和吉林有大量栽培,近年來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湖北等省區(qū)也有種植。
【栽培】喜冷涼濕潤氣候,耐寒。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強光和高溫。對土壤選擇較嚴(yán),適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植質(zhì)的砂質(zhì)壤土及壤土栽培。種子繁殖,分夏播、秋播和春播。夏播,7~8月果實成熟時,采下立即播種。秋播11月,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前先整地作畦,高0.7~1尺,寬3.8~4尺,畦間作業(yè)道為6~8尺。采用撒播,每平方米1兩,播后,覆土1~1.5寸,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約至5月上旬出苗。秋播和春播必須采用人工催芽。催芽方法是挖深5~6寸的坑,大小視種子多少而定,然后把砂與種子按1:1比例拌好,放入坑內(nèi),覆土2~3寸,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約2個月后裂口,即可播種。第三年10月移栽,行株距6×3寸,覆土1.5~2寸。出苗前,應(yīng)搭前檐高3~4尺、后檐高2~3尺棚遮蔭。生長期間有斑點病、疫病和炭疽病為害,可用波爾多液噴射防治。
【化學(xué)成份】根中含人參皂甙0.4%,少量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份為人參烯(panacen,C15H24)0.072%。據(jù)報導(dǎo)從根中分離出皂甙類:人參皂甙A、B、C、D、E和F(panaxoside A、B、C、D、E、F)等。人參皂甙A(C42H72O14),為人參皂甙Rg1(ginsenoside Rg1)。人參皂甙B和C水解后產(chǎn)生人參三醇(panaxatriol)皂甙元,人參皂甙D、E和F水解后得20-表人參二醇(20-epiproto panaxo-diol)皂甙元。又自乙醚提取物的低沸點部分分離出β-欖香烯(β-elemene,C15H24)。高沸點部分分離出人參炔醇(panaxynol,C17H26O)。此外尚含有單糖類:葡萄糖、果糖、蔗醣,三種三糖:葡萄糖-果糖-果糖、三聚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果糖,人參酸(為軟脂酸、硬脂酸及亞油酸的混和物),多鐘維生素(B1、B2、菸酸、菸酰胺、泛酸),多種氨基酸、膽堿、酶(麥芽糖酶、轉(zhuǎn)化酶、酯酶),精胺(spermine)及膽胺(cholamine)。人參的地上部分含黃酮類化合物,人稱人參黃甙(panasenoside)、三葉甙(trifolin)、山柰醇、人參皂甙、β-谷甾醇及糖類。
【藥理作用】 1.人參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興奮作用,而大量時反而有抑制作用。能加強動物高級神經(jīng)活動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并能增強機體對一切非特異性刺激的適應(yīng)能力,能減少疲勞感(人參的根、莖、葉均能延長小白鼠游泳的持續(xù)時間)。 2.人參對心肌及血管有直接作用,一般在小劑量時興奮,大劑量時抑制。10%人參浸液1毫升/公斤給貓(或兔)灌胃,對心肌無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復(fù)溫期間有相當(dāng)程度的恢復(fù)。亦有抗過敏性休克及強心的作用。人參對大鼠心肌細(xì)胞膜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3.加強機體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1)能使感染瘧原蟲的雞免于急性死亡,且雞的體重還逐漸增加。(2)能抑制實驗動物由于注射牛奶或疫苗所引起的發(fā)熱反應(yīng)。(3)能增強人體適應(yīng)氣溫變化的能力。(4)狗在大量失血或窒息而處于垂危狀態(tài)時,立即注射人參制劑,可使降至很低水平的血壓穩(wěn)固回升。(5)能延長受錐蟲感染的小鼠的存活時間。(6)能抑制注射松節(jié)油或由于兔耳殼凍傷而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yīng)。(7)促進某些實驗性損傷的愈合。(8)有抗維生素B1、B2缺乏癥的作用。(9)能加速家兔實驗性角膜潰瘍的愈合作用。(10)能減弱某些毒物(苯、四乙鉛、三甲酚磷酸等)對機體的作用。 4.對因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動物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對糖尿病患者除能自覺改善癥狀外,還有輕微的降血糖作用,并與胰島素有協(xié)同作用。 5.能促進動物的性腺功能,小白鼠吃小量人參,能產(chǎn)生舉尾現(xiàn)象。 6.在適當(dāng)劑量,對家兔也能增加體重,使血漿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值上升。 7.刺激造血器官,有改善貧血的作用。 8.長期服用小量,可使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即能亢進;劑量過大,則呈相反作用。
【性味】甘、微苦,微溫。
【功能主治】補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用于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虛脫。
【用法用量】0.5~3錢,大量可用至1兩。
【注意】不能與藜蘆、五靈脂同用。
【附方】 大失血或一切急慢性疾病引起的虛脫,面色蒼白,大汗肢冷,呼吸微弱:(獨參湯)人參0.5~1兩,水煎服;或(參附湯)加制附子2~4錢,水煎1小時以上服。 氣陰兩傷,口渴多汗,氣短喘促:(生脈散)人參1錢,麥冬3錢,五味子1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