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薔薇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Qiánɡ Wēi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Rose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野薔薇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儲藏: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備用。
【原形態(tài)】野薔薇 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彎曲皮刺。小葉5-9,近花序的小葉有時3,連葉柄長5-10cm;托葉篦齒狀,大部貼生于葉柄;小葉片倒卵形,長圓形或卵形,長1.5-5cm,寬0.8-2.8cm,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有柔毛,小葉柄和軸有散生腺毛;▋尚裕欢,朵簇排成圓錐狀花序,花直徑1.5-2cm;萼片5,披針形,有時中部具2個線形裂片;花瓣5,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數;花柱結合成束。果實近球形,直徑6-8mm,紅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路旁、田邊或丘陵地的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山東、江蘇、河南等地。
【化學成份】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即2a-二羥基熊果酸(2α,19α-dihydroxyursolic acid),野薔薇葡萄糖酯(rosamultin)。
【藥理作用】 1.抗血栓形成 本品對血小板活性、聚集性和血栓形成都有抑制作用。本品總提取液(水提醇沉液)2.4g(生藥)/kg,4.8g(生藥)/kg給家兔靜脈注射,抽血作血栓形成試驗,發(fā)現能顯著延長雪暴發(fā)生時間和特異性血栓形成時間(CTFT)、顯著縮短血栓長度、減輕血栓濕重和十重,劑量為4.8g(生藥)/(kg·h),可達到沒有可測量的血栓形成,劑量為2.4g(生藥)/(kg·h),作用與阿司匹林 20mg/kg相當。離體試驗,本品粗提取物也能產生類似作用,延長雪暴發(fā)生時間,使特異性血栓形成時間(CTFT)延長,使血栓長度縮短、濕重減輕,但對干重影響不顯著,復鈣時間測定,試管內0.0125ml提取液(水提醇沉液)即可延長復鈣時間,0.05ml可使血液人凝。體內試驗在6.4g(生藥)/kg 9.6g(生藥)/kg劑量下均可使復鈣時間延長,并使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顯著縮短。本品總提取液體外試驗還證明具有明顯的抗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 2.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薔薇根粗提取物臨床發(fā)現有降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作用。實驗用薔薇根粗提取物每只大鼠2ml/d灌胃,每星期給藥6d,連續(xù)3星期,停藥1星期后,每給藥4星期停藥1星期,共給藥126d,可使喂飼高脂飼料的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血清及動脈組織中膽固醇含量明顯降低,三酰甘油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從薔薇根中分離提取出來的2a,19a二羥基熊果酸葡萄糖酯(野薔薇葡萄糖酯rosamultin)和總三萜酸,均在16mg/只劑量時,對異辛基聚氧化乙烯酚(Triton)誘發(fā)的實驗性高脂血癥小鼠具顯著的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作用?側扑犷惷咳15mg/只灌胃給藥連續(xù)7d對高脂飲食引起的高脂血癥小鼠有明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作用,但對血清膽固醇的作用不明顯。薔薇根粗提物使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血清乳酸脫氨酶同工酶LDH/1、LDH/2的水平明顯高于不給藥的對照組,而LDH/5則低于對照組。而心肌內LDH/1和LDH/2的水平則給藥組高于對照組。表明野薔薇根提取物對高脂血癥大鼠心、肝細胞可能有一定保擴作用。 3.抗實驗性心肌梗死 結扎家兔冠脈前降支后標測心外膜心電圖,并經組織形態(tài)學證實,野薔薇根注射液靜注能改善側支循環(huán),對缺血性心肌有保護作用,并有抑制心率減慢作用。 4.毒性 毒性試驗表明,野薔薇根浸膏13.4g/kg,20g/kg,27g/kg分別給小鼠灌胃,每日1 次,連續(xù)5d或10d,部分動物肝、腎有脂肪變,無組織壞死,停藥后病變可逆。小鼠腹腔注射本品總提取液的LD/50為127g(生藥)/kg。
【性味】苦澀;涼;無毒
【歸經】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調經,固精縮尿,消骨鯁。主瘡癰腫痛,燙傷,口瘡,痔血,鼻衄,關節(jié)疼痛,月經不調,痛經,久痢不愈,遺尿,尿頻,白帶過多,子宮脫垂,骨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研末,1.5-3g;或鮮品搗,絞汁。外用:適量,研粉敷;或煎水含漱。
【附方】①治關節(jié)炎,半身癱瘓,月經不調,小便失禁,白帶,口腔糜爛: 野薔薇根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②治小兒遺尿,老人尿頻,婦女月經過多: 鮮薔薇根一兩。燉瘦豬肉吃。③治習慣性鼻衄: 薔薇根皮二兩。燉母雞服。每周一次,連服三周。④治夏天熱癤: 鮮薔薇根三兩。煎水代茶。(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⑤治燙傷(未破者): 倒鉤刺根、斑鳩毛各等量。 煨水洗傷處。⑥治跌打勞傷: 倒鉤刺根一兩。 煨水成濃汁,兌酒服。⑦治吐血或痔瘡出血: 倒鉤刺根一兩。煨水服。(⑤方以下出《貴州草藥》)
【各家論述】 1.《別錄》:止泄痢腹痛,五臟客熱,除邪逆氣,疽癩諸惡瘡,金瘡傷撻,生肉復肌。 2.《日華子本草》:治熱毒風,癰疽惡瘡, 牙齒痛,治邪氣,通血經,止赤白痢, 腸風瀉血, 惡瘡疥癬,小兒疳蟲肚痛。 3.《綱目》:除風熱濕熱,縮小便,止消渴。 4.《綱目拾遺》:治肺癰吐膿痰,酒煎服。 5.《浙江民間草藥》:活血調經,清下焦?jié)駸帷?br>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