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瞿麥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經(jīng)》
【拼音名】Qú Mài
【別名】巨句麥(《本經(jīng)》),大蘭(《別錄》),山瞿麥(《千金方》),南天竺草(《圣濟總錄》),剪絨花(《醫(yī)林纂要》),竹節(jié)草(《山東中藥》)。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瞿麥或石竹的帶花全草。夏、秋均可采收,一般在花未開放前采取。栽培者每年可收割2~3次,割取全株,除去雜草、泥土,曬干。
【原形態(tài)】 ①瞿麥,又名:大菊、蘧麥(《爾雅》),地面(《齊民要術(shù)》),紅花瞿麥、野麥、木碟花、剪刀花、十樣景。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叢生,直立,無毛,上部2歧分枝,節(jié)明顯。葉互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9厘米,寬1~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成短鞘狀包莖,全緣,兩面均無毛;▎紊驍(shù)朵集成稀疏垃式分枝的圓錐花序;花梗長達4厘米;小苞片4~6,排成2~3輪;花萼圓筒形,長達4厘米,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邊緣膜質(zhì),有細(xì)毛;花瓣5,淡紅色、白色或淡紫紅色,先端深裂成細(xì)線條,基部有須毛;雄蕊10;子房上位,1室,花柱2,細(xì)長。蒴果長圓形,包在宿存的萼內(nèi);ㄆ8~9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或林下。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②石竹(《杜工部集》),又名:鵝毛石竹、繡竹(《洛陽花木記》),洛陽花(《綱目》),石柱花。 外形與上種相似,主要區(qū)別為苞片卵形,葉狀,開張,長為萼筒的1/2,先端尾狀漸尖;萼筒長2~2.5厘米,裂片闊披針形;花瓣通常紫紅色,先端淺裂成鋸齒狀;ㄆ4~6月。果期6~8月。 庭園多有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生境分布】主產(chǎn)河北、河南、遼寧、湖北、江蘇。此外,湖南、浙江、山西、陜西、安徽、甘肅、青海、新疆、福建、云南、廣西等地均產(chǎn)。
【性狀】 ①瞿麥 為植物瞿麥的干燥全草,長30余厘米,莖直立,淡綠至黃綠色,光滑無毛,節(jié)部稍膨大。葉多數(shù)完整,對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ㄈL約3~4厘米,有淡黃色膜質(zhì)的宿萼,萼筒長約為全花的3/4;萼下小苞片淡黃色,約為萼簡的1/4;ü谙榷松盍殉杉(xì)線條,淡紅或淡紫色。有時可見到蒴果,長圓形,外表皺縮,頂端開裂,種子褐色、扁平。莖中空,質(zhì)脆易斷。氣微,味微甜。 ②石竹瞿麥 為植物石竹的干燥全草。與瞿麥相似,惟花全長約3厘米,萼筒長約為全花的1/2,萼下小苞片約為萼筒的1/2,花冠先端淺裂呈鋸齒狀,棕紫色或棕黃色。 以上兩種藥材均以青綠色、干燥、無雜草、無根及花未開放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 瞿麥鮮草含水分77.3%,粗蛋白質(zhì)2.62%,無氮浸出物13.18%,粗纖維4.95%,粗灰分11.09%,磷酸0.13%。還含維生素A類物質(zhì),其含量按維生素A計算為0.3333%。此外尚含少量生物堿。 石竹花含丁香油酚、苯乙醇、苯甲酸芐酯、水楊酸芐酯、水楊酸甲酯等。全草含皂甙、糖類、維生素。根含皂甙。
【藥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瞿麥對家兔、麻醉和不麻醉犬都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瞿麥穗煎劑2克/公斤灌胃,可使鹽水潴留的家兔在6小時內(nèi)尿量增加到156.6%,氯化物增加到268.2%,瞿麥莖穗煎劑的利尿作用與純穗相似但稍弱,瞿麥煎劑使麻醉犬尿量增加1~2.5倍,不麻醉犬尿量增加5~8倍,瞿麥對鉀排泄的影響大于鈉,瞿麥中含鉀量為500毫克%,其利尿排鉀可能與此有關(guān)。 ②對腸管的作用 在離體兔腸、麻醉犬在位腸管、狗慢性腸瘺的實驗中觀察到:瞿麥煎劑對腸管有顯著的興奮作用,離體兔腸主要表現(xiàn)在緊張度上升,麻醉犬在位腸管及狗慢性腸瘺則表現(xiàn)為腸蠕動增強,而張力并無太大的影響。瞿麥穗較莖穗作用稍強。苯海拉明、罌粟堿能拮抗此作用。 ③對心血管的影響 瞿麥對離體蛙心、兔心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瞿麥穗煎劑對麻醉犬有降壓作用,這可能由于心臟抑制所引起。 ④對血吸蟲的影響 10%瞿麥煎劑在試管內(nèi)8~12分鐘能殺死血吸蟲蟲體;100%的煎液4毫升給感染過血吸蟲的家兔,每天1次,連續(xù)四周,雖病兔都先后死亡,但與對照組相比,發(fā)現(xiàn)余蟲率減低,體重減輕緩慢,肝臟變化好轉(zhuǎn)。亦有報告,瞿麥體外無殺滅血吸蟲作用,體內(nèi)試驗用其最大耐受量或1/2的半數(shù)致死量,對感染血吸蟲輕重不同的小白鼠無降低死亡率及殺滅成蟲的作用。
【炮制】 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根,洗凈,燜潤,切段,曬干。
【性味】 苦,寒。 ①《本經(jīng)》:味苫,寒。 ②《別錄》:辛,無毒。 ③《本草正》:味苦,微寒。
【歸經(jīng)】 入心、腎、小腸、膀胱經(jīng)。 ①《本草圖經(jīng)》:通心經(jīng)。 ②《本草匯言》:入手少陰、太陽二經(jīng)。 ③《長沙藥解》:入足厥陰肝、足太陽膀胱經(jīng)。 ④《本草再新》:入心、脾、腎三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破血通經(jīng)。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腫,經(jīng)閉,癰腫,目赤障翳,浸淫瘡毒。 ①《本經(jīng)》:主關(guān)格諸癃結(jié),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 ②《別錄》:養(yǎng)腎氣,逐膀胱邪逆,止霍亂,長毛發(fā)。 ③《藥性論》:主五淋。 ④《日華子本草》:葉:治痔漏并瀉血,小兒蛔蟲,眼目腫痛,搗敷治浸淫瘡并婦人陰瘡。子:催生,治月經(jīng)不通,破血塊,排膿。 ⑤《本草圖經(jīng)》:利小腸為最要。 ⑥《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水腫,尿熱澀痛,血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敷。
【注意】 脾、腎氣虛及孕婦忌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蓑草、牡丹為之使。惡桑螵蛸。 ②《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本草經(jīng)疏》:凡腎氣虛,小腸無大熱者忌之;胎前產(chǎn)后一切虛人,患小水不利,法并禁用;水腫蠱脹,脾虛者不得施。
【附方】 ①治小便赤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瞿麥、萹蓄、車前子、滑石、山梔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渣,食后臨臥溫服。小兒量力少少與之。(《局方》八正散) ②治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栝蔞根二兩,茯苓、薯蕷各三兩,附子一枚(炮),瞿麥一兩。上五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金匱要略》栝蔞瞿麥丸) ③治下焦結(jié)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山梔子(去皮,炒)半兩,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三分。上為末。每服五錢至七錢,水一碗,入連須蔥根七個,燈心五十莖,生姜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時時溫服。(《局方》立效散) ④治魚臍毒瘡腫:瞿麥,和生油熟搗涂之。(《崔氏纂要方》) ⑤治血妄行,九竅皆出,服藥不住者:南天竺草(生瞿麥)拇指大一把(銼),大棗(去核)五枚,生姜一塊(如拇指大),燈草如小指大一把,山梔子三十枚(去皮),甘草(炙)半兩。上六味銼,入瓷器中,水一大碗,煮至半碗,去滓服。(《圣濟總錄》南天竺飲) ⑥治目赤腫痛,浸淫等瘡:瞿麥炒黃為末,以鵝涎調(diào)涂眥頭,或搗汁涂之。(《圣惠方》)
【各家論述】 ①《綱目》:近古方家治產(chǎn)難,有石竹花湯;治九孔出血,有南天竺散,皆取其破血利竅也。 ②《本草經(jīng)疏》:瞿麥,苦辛能破血,陰寒而降,能通利下竅而行小便,故主關(guān)格諸癃結(jié)小便不通因于小腸熱甚者。寒能散熱,辛能散結(jié),故決癰腫。除濕熱,故明目去翳。辛寒破血,故破胎墮子而下閉血也。去腎家熱,故云養(yǎng)腎氣。逐膀胱邪逆者,亦泄?jié)駸峁室。濕熱客中焦,則清濁不分而為霍亂,通利濕熱,則霍亂自解矣。 ③《本草正》:瞿麥,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陰火,除五淋,利血脈。兼涼藥亦消眼目腫痛;兼血藥則能通經(jīng)破血下胎。凡下焦?jié)駸崽弁粗T病,皆可用之。 ④《本草正義》:瞿麥,其性陰寒,泄降利水,除導(dǎo)濕退熱外,無他用!侗窘(jīng)》渭其明目去翳,《別錄》謂其養(yǎng)腎,則邪熱清而真陰復(fù),非通利之品果能養(yǎng)陰也。出刺、決壅、墮胎,其力猛矣!秳e錄》又稱其主霍亂,則濕熱內(nèi)阻,清濁不分者,以為分泄遂濕之用,非主陰寒之霍亂也!度杖A》謂其主五淋,月經(jīng)不通;景岳謂合涼藥亦消眼目腫痛,合血藥則通經(jīng)破血下胎,宣導(dǎo)下焦?jié)駸;石頑謂利小便之君藥;《日華》又謂其葉主痔漏瀉血,搗敷腫毒浸淫瘡,無一非清熱利導(dǎo)之用,然必實有實熱壅滯者為宜。寇宗爽謂專通小腸,著心經(jīng)有熱而小腸虛者勿用,辨別最為清澈。石頑亦謂妊娠產(chǎn)后小便不利及脾虛水腫者禁用。按,又有老人虛人氣化不利而為癃閉溲少等癥,亦非濕熱蘊積,治宜宣化氣分,五苓、入正,徒耗津液,皆為禁藥。
【備注】東北地區(qū)除以上兩種外,尚有以其他石竹科植物如東北石竹、絲葉石竹、興安石竹等的全草,作瞿麥?zhǔn)褂。寧夏地區(qū)尚有以東方石竹作瞿麥?zhǔn)褂谩?br>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