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瓞兒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救荒本草》
【拼音名】Mǎ Dié ér
【別名】老鼠擔(dān)冬瓜(《生草藥性備要》),野苦瓜、扣子草(《植物名實圖考》),老鼠拉冬瓜、老鼠拉金瓜(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馬瓞兒的全草。
【原形態(tài)】柔弱草質(zhì)藤本,長1~2米.塊根薯狀。莖有柔毛或光滑,有不分枝的卷須。葉三角狀卵形,長3~8厘米,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戟形,邊近全緣或有不規(guī)則的鈍鋸齒狀或稍分裂,膜質(zhì),兩面均粗糙,有白色小斑點;葉柄較葉耳為短;▎涡,雌雄同株,白色;雄花單生或數(shù)個聚生于葉腋,有細長柄,萼管短,萼齒5枚,小,花冠5深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雄蕊3,花藥分離;雌花單生,與雄花同出于葉腋,有柄較長,花萼、花冠同雄花,子房矩圓形,花柱3枚。果實卵形或橢圓形,長1.2~2厘米;種子扁平,有強邊緣。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常纏繞于荒地灌木上。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廣東中藥》: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魚口便毒,為洗藥。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消腫拔毒,除痰散結(jié),清肝利水。治癰瘡癤腫,皮膚濕疹,咽喉腫痛,腮腺炎,尿路感染、結(jié)石,急性結(jié)膜炎,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兩。外用:煎水洗。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