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黐頭婆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Máo Chī Tóu Pó
【別名】黃花癡頭婆、癡頭婆、雙耳子、細(xì)黃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椴樹科植物毛刺蒴麻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umfetta cana B1.[T.tomentosa Bojer]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毛刺蒴麻 木質(zhì)草本,高1.5m。嫩枝被黃褐色星狀茸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8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上面有稀疏星狀毛,下面密被星狀厚茸毛,邊緣有不整齊鋸齒;基出脈3-5條,側(cè)脈向上行超過葉片中部。聚傘花序1至數(shù)枝腋生,花序柄長約3mm;花柄長1.5mm;萼片狹長圓形,長7mm,被茸毛;花瓣比萼片略短,長圓形,基部有短柄,柄有睫毛;雄蕊8-10枚或稍多;子房有刺毛,4室,柱頭3-5裂。蒴果球形,有刺長5-7mm,刺彎曲,被柔毛,4爿裂開,每室有種子2顆;ㄆ谙摹⑶锛鹃g。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次生林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利尿消腫。主風(fēng)濕痹痛;腳氣浮腫;痢疾;石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