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蓮須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草通玄》
【拼音名】Lián Xū
【別名】金櫻草(《品匯精要》),蓮花須(《醫(yī)學(xué)正傳》),蓮花蕊(《孫天仁集效方》),蓮蕊須(《綱目》)。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雄蕊。夏季花盛開時(shí),采取雄蕊,陰干。
【生境分布】主產(chǎn)湖南、湖北、福建、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性狀】干燥雄蕊呈線狀,花藥長1~1.5厘米,直徑約0.5毫米,多數(shù)扭轉(zhuǎn)呈螺旋狀,黃色或淺棕黃色,2室,縱裂,內(nèi)有多數(shù)黃色花粉。花絲呈絲狀而略扁,稍彎曲,長1~1.6厘米,棕黃色或棕褐色。質(zhì)輕。氣微香,味微澀。以干燥、完整、色淡黃、質(zhì)軟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含槲皮素、木犀草素、異槲皮甙、木犀草素葡萄糖甙。又含生物堿。
【性味】 甘澀,平。 ①《本草從新》:甘,平而澀。 ②《醫(yī)林纂要》:苦甘澀,平。 ③《本草再新》:味甘淡,性清涼,無毒。
【歸經(jīng)】 入心、腎經(jīng)。 ①《本草經(jīng)疏》:入足少陰經(jīng)。 ②《本草匯言》:入手、足少陰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心,益腎,澀精,止血。治夢遺滑泄,吐、衄、崩、帶,瀉痢。 ①《本草蒙筌》:益腎,澀精,固髓。 ②《綱目》:清心通腎,固精氣,烏須發(fā),悅顏色,益血,止血崩、吐血。 ③《本草通玄》:治男子腎泄,女子崩帶。 ④《會(huì)約醫(yī)鏡》:除瀉痢。 ⑤《本草再新》:清心肺之虛熱,解暑除煩,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
【注意】 ①《日華子本草》:忌地黃、蔥、蒜。 ②《本草從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附方】 ①治遺精夢泄:熟地八兩,山茱萸二兩,山藥、茯苓各三兩,丹皮、龍骨三錢(生研,水飛),蓮須一兩,芡實(shí)二兩,線膠四兩(同牡蠣炒熱,去牡蠣)。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四錢,空心淡鹽湯下。(《經(jīng)驗(yàn)廣集》固精丸) ②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實(shí)(蒸)、蓮須各二兩,龍骨(酥炙)、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兩。蓮子粉糊為丸,鹽湯下。(《醫(yī)方集解》金鎖固精丸) ③治久近痔漏,三十年者:蓮須、黑牽牛(頭末)各一兩半,當(dāng)歸五錢。為末。每空心酒服二錢。忌熱物。(《孫天仁集效方》) ④治上消口渴,飲水不休:白蓮須一錢,粉干葛一錢,白茯苓一錢,大生地一錢,真雅連五分,天花粉五分,官揀參五分,北五味五分,凈知母五分,炙甘草五分,淡竹葉五分,燈心十莖。水煎熱服。(《幼幼集成》蓮花飲)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經(jīng)疏》:蓮蕊須《本經(jīng)》不收,而古方固真補(bǔ)益方中,往往用之。詳其主治,乃是足少陰經(jīng)藥,亦能通手少陰經(jīng),能清心,入腎固精氣,烏須發(fā),止吐血,療滑泄,同黃柏、砂仁、沙苑蒺藜、魚膠、五味子、覆盆子、生甘草、牡蠣作丸,治夢遺精滑最良。 ②《本經(jīng)逢原》:蓮須,清心通腎,以其味澀,故為秘澀精氣之要藥!度颉饭陶嫱琛⒕迍僮油栌弥,然惟欲勤精薄者為宜,亢陽不制者勿用,恐其兜澀為患也。 ③《本草求真》:蓮須,甘溫而澀,功與蓮子略同。但澀性居多,不似龍骨寒澀,有收陰、定魂安魄之妙;牡蠣咸澀微寒,兼有化堅(jiān)解熱之功;金櫻徒有阻澀之力,而無清心通腎之理耳。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