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蘆薈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Lú Huì Yè
【來(lái)源】為百合科植物斑紋蘆薈或庫(kù)拉索蘆薈的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用。
【原形態(tài)】 ①斑紋蘆薈,又名:油蔥(《嶺南雜記》),象鼻草(《綱目拾遺》),象鼻蓮、羅幃草、羅幃花(《植物名實(shí)圖考》),篾草、龍?bào)、龍角、烏七?br>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根系須狀;短莖或無(wú)莖。葉簇生,螺旋狀排列;直立,肥厚;狹披針形,長(zhǎng)10~20厘米,寬1.5~2.5厘米,厚5~8毫米,先端漸尖,邊緣有刺狀小齒,基部闊而包莖;ㄇo單生或分枝,高60~90匣米;總狀花序,疏散;花柄長(zhǎng)約2.5厘米,黃色或有紫色斑點(diǎn),具膜質(zhì)苞片;花被簡(jiǎn)狀,6裂,裂片稍向外彎;雄蕊6,有時(shí)突出,花藥2室,背著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線形。蒴果三角形,長(zhǎng)約8毫米;ㄆ7~8月。 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蘆薈花)、根(蘆薈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②庫(kù)拉索蘆薈,詳蘆薈條。
【化學(xué)成份】 斑紋蘆薈葉含蘆薈苦素,即2-丙酮基-8-D-吡喃葡萄糖-7-羥基-5-甲基對(duì)氧萘酮。 蘆薈屬的葉中還含有一種新的苦味的糖甙,叫蘆薈寧,即甲基乙酸。
【性味】 苦澀,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澀,性平。 ②《南寧市藥物志》:苦,寒,有小毒。 ③《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澀,無(wú)毒。
【功能主治】 瀉火,通經(jīng),殺蟲(chóng),解毒。治白濁,尿血,婦女經(jīng)閉、帶下,小兒驚癇、疳積,燙傷,痔瘡,疥瘡,癰腫。 ①《生草藥性備要》:涼血止痛。治內(nèi)傷。洗痔瘡,敷瘡疥,去油膩。 ②《云南府志》:治丹毒。 ③《綱目拾遺》:治跌撲損傷。 ④《植物名實(shí)圖考》:治湯火灼傷。 ⑤《嶺南采藥錄》:去瘀散毒。 ⑥《南寧市藥物志》:消疳熱,殺蟲(chóng)積,通經(jīng),涼肝。治婦人經(jīng)閉,小兒驚癇、疳積。生用外敷,治湯火傷和痄腮。 ⑦《四川中藥志》:治濕熱白濁,白帶。 ⑧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cè)》:搗敷癤癰腫毒,潰瘍爛肉。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3錢(qián);或搗汁。外用:搗敷。
【注意】《南寧市藥物志》:脾胃虛弱者禁用。
【附方】 ①治白濁:鮮蘆薈葉,擠汁六、七茶匙,加淡瓜子仁三十枚,稍燉溫,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血尿:蘆薈葉五錢(qián)。生搗汁,加白糖一兩,米泔水沖服。(廣西) ③治咳嗽痰血:蘆薈鮮葉五錢(qián)至一兩。去外皮,水泡去粘汁,水煎服。(《廣東中草藥》) ④治輕度湯火燙傷:鮮蘆薈葉,以冷開(kāi)水洗凈,擠汁遍涂傷部,日敷二至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⑤去瘀散毒:蘆薈葉和鹽搗爛,敷瘡即穿。(《嶺南采藥錄》) ⑥治胼胝初起:鮮蘆薈葉浸尿半天,加熱敷貼;或取鮮葉焙焦,加些黃酒,搗爛加熱敷貼,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