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露兜竻花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南寧市藥物志》。
【拼音名】Lù Dōu Lè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Thatch Screwpine
【別名】路頭死。
【來源】 藥材基源:為露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花。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 采收和儲(chǔ)藏:夏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露兜樹,常綠分枝灌木或小喬木,常具氣生根。葉簇生于枝頂,革質(zhì),帶狀,長約1.5m,寬3-5cm,頂端漸狹成一長尾尖,邊緣和背面中脈上有銳刺。雄花序由數(shù)個(gè)穗狀花序組成,穗狀花序無總花梗;佛焰苞長披針形,近白色,長12-26cm,寬1.5-4cm,先端尾尖;雄花芳香,雄蕊常為10余枚,多可達(dá)25枚,著生于長達(dá)9mm的花絲束上,呈總狀排列;雌花序頭門面,單生于枝頂,圓球形;佛焰苞多數(shù),乳白色,長15-30cm,寬1.4-2.5cm,邊緣具疏密相間的細(xì)鋸齒;心皮5-12枚合為1束,中下部聯(lián)合,上部分離,5-12室,每室有1粒胚珠。聚花果大,向下懸垂,由40-80個(gè)核果束組成,幼果綠色,成熟時(shí)橘紅色;ㄆ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喜生于村旁、路邊、山谷、溪邊及濱海地區(qū)。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tái)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化學(xué)成份】花含揮發(fā)油(essential oil)油中含甲基苯乙基醚(methylpenylethyl ether) ,二戊烯(dipentene)。Α-芳樟醇(α-linalool),乙酸苯乙酯(phenyletthylacetate),檸檬醛(citral)及硬脂萜(stearop-tene),苯乙醇,酞酸酯(ester of phthalic acid)等。
【性味】味甘;性寒
【歸經(jīng)】膀胱;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感冒咳嗽;淋濁;小便不利;熱瀉;疝氣;對(duì)口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附方】治感冒咳嗽:露兜力花一至三錢,或果三至五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1.《陸川本草》:治疝氣,小便不通。 2.《南寧市藥物志》:清熱利水,去濕熱,止熱瀉,治淋濁、對(duì)口瘡。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