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雞爪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Jī Zhuǎ Cǎo
【來(lái)源】為毛茛科植物雞爪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45厘米。全株無(wú)毛。不分枝或上部分枝;~約3;葉片五角形,長(zhǎng)2~3厘米,寬3.5~5厘米,基部心形,3全裂,中央裂片寬菱形,3深裂,邊緣具小裂片,側(cè)生裂片斜扇形,不等地2深裂;莖生葉約4,似基生葉;具長(zhǎng)柄。花單生于莖或分枝頂端;萼片5,白色,倒卵形或橢圓形,長(zhǎng)9~10毫米,寬4~6毫米,頂端圓或鈍;無(wú)花瓣;雄蕊多數(shù),長(zhǎng)2.5~5毫米;心皮7~12,具短柄。菁莢果黑褐色,長(zhǎng)0.9~1.4厘米,寬約4.5毫米,在背縫線(xiàn)中部以下有三角形突起。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或草坡陰處。分布四川和湖北西部。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溫,味甘辛,無(wú)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藥志》:散寒表汗。治風(fēng)濕麻木,雞爪風(fēng),消瘰疬。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0.5~1兩;或浸酒。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