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井口邊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云南中草藥》
【拼音名】Jǐnɡ Kǒu Biān Cǎo
【別名】鳳尾草(《滇南本草》),黑枸杞(《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風尾蕨科植物亮鳳尾蕨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常綠多年生草本。根莖較短,橫生,密生線狀披針形鱗片,暗棕色。葉叢生,1~2回羽狀分裂,長30~60厘米,革質光滑,葉柄草綠色,長約30厘米,稍彎曲,末端深棕色,表面粗糙,僅基部生有鱗片;營養(yǎng)葉裂片長線形,較孢子葉為寬,可達1.2厘米,邊緣有鋸齒;孢子葉裂片長線形,稍革質,寬4.5~6毫米,有鋸齒,主脈于背面突出,細脈橫生,時有分叉;孢子囊群沿下面葉緣著生,部分葉緣稍反卷;囊群蓋狹條形,膜質,孢子棕黃色。
【生境分布】生于竹林邊、河谷、石縫和山林濕地。分布西南地區(qū)。
【性味】 ①《滇南本草》:辛,無毒。 ②《云南中草藥》: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痢疾,腸炎,小便淋痛,癰瘡癤腫,骨折。 ①《滇南本草》:治跌打損傷,筋斷骨碎,敷患處;脫肛敷囟門即入,隨后換藥。 ②《云南中草藥》:消炎止痢,舒筋接骨。治慢性肝炎,痢疾,腰背痛,骨折。 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活絡止痛。治痢疾,腸炎,肝炎,咽喉炎,泌尿系炎癥,癰瘡癤腫,風濕,跌打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