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雞骨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Jī Gǔ Cǎo
【別名】黃頭草、黃仔蔃、大黃草(《嶺南采藥錄》),假牛甘子、紅母雞草(《南寧市藥物志》),豬腰草(《廣東中藥》Ⅱ),黃食草、小葉龍鱗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全年可采。取全株,除去莢果(莢果有毒)及雜質(zhì),曬干。
【原形態(tài)】木質(zhì)藤本,長達(dá)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壯,長達(dá)60厘米。莖細(xì),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雙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12對,倒卵狀矩圓形或矩田形,長5~12毫米,寬3~5毫米,膜質(zhì),幾無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銳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葉脈向兩面凸起;托葉成對著生,線狀披針形;小托葉呈錐尖狀?偁罨ㄐ蛞干,花長約6毫米;萼鐘狀;花冠突出,淡紫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貼連,上部分離;子房近于無柄,花柱短。莢果矩圓形,扁平,疏生淡黃色毛,先端有尾狀凸尖;種子4~5粒,矩圓形,扁平,光滑,成熟時黑褐色或淡黃色,有明顯的種阜。花朋春、夏。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曠野灌木林邊。分布廣東、廣西等地。產(chǎn)廣東、廣西。
【性狀】干燥的帶根全草,多纏扎成束。根長短粗細(xì)不等,主根圓柱狀或圓錐狀,表面灰褐色,具縱橫皺紋,側(cè)根多與主根垂直橫生;主根堅硬,不易折斷。莖藤狀,粗1.5~2.5毫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小枝紅棕色,較平滑;質(zhì)堅,斷面不平。氣微,味淡。以干燥、潔凈,根、莖、葉全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相思子堿膽堿、甾醇化合物、黃酮類、氨基酸、糖類。
【藥理作用】相思子堿腹腔注射,能降低小鼠肩部由葡萄球菌毒索引起的炎癥反應(yīng);對兔的實驗性貧血無治療效果,高濃度(1:500)可抑制羊血球的溶解。
【炮制】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 甘,涼。 ①《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②《嶺南草藥志》:味微甘,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舒肝散瘀。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疬,跌打傷瘀血疼痛。 ①《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傳染性肝炎,跌打駁骨。葉:搗絨敷乳瘡。 ②《中國藥植圖鑒》: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瘀血內(nèi)傷;并作清涼解熱藥。 ③《嶺南草藥志》:清郁熱,舒肝,和脾,續(xù)折傷。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黃疸:雞骨草二兩,紅棗七、八枚。煎服。(《嶺南草藥志》) ②治瘰疬:雞骨草六斤,稀薟草四斤。研末,蜜為丸,每丸重一錢。日服三次,每次二丸,連服二至四周。(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取干雞骨草全草2~3兩(兒童1~2兩),瘦豬肉2兩,加水1000毫升同煎。沸后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愈為止.治療44例,治愈42例,治愈時間平均為21天。黃疸消失平均為15天;肝功能恢復(fù)一般為18~21天;肝腫大隨肝功能的恢復(fù)逐漸恢復(fù)正常。治程中未見不良反應(yīng)。對慢性肝炎效果不佳。曾報道1例重癥肝炎(嚴(yán)重黃疸合并昏睡)患者,服雞骨草煎劑每次60毫升,日服3次,4天后,神志開始清楚,小便增多,第5天自覺癥狀顯著減輕,第14天自覺癥狀消失,黃疸不顯,第19天一般情況恢復(fù)正常,停藥觀察,肝功能逐漸恢復(fù)。住院共38天痊愈出院。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