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化香樹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Huà Xiānɡ Shù Yè
【別名】山柳葉(《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化香樹及圓果化香樹的葉。
【原形態(tài)】 ①化香樹(《植物名實(shí)圖考》),又名:放香樹、花果兒樹、栲香、栲蒲、花籠樹、花木香、返香、山麻柳、山栲樹。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5~20米。幼枝常被棕色絨毛。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zhǎng)15~30厘米;小葉7~23,卵狀披針形成長(zhǎng)橢圓狀披針形。長(zhǎng)4~12厘米,寬2~4厘米,基部闊楔形或微心形稍偏斜,先端漸尖,邊緣有重鋸齒,下面幼時(shí)有密毛,老時(shí)僅脈腋有簇毛;無(wú)柄。花單性,雌雄同株,穗狀花序,傘房狀排列;中央的一條常為兩性花序,兩性花序的下端為雌花序部分,上端為雄花序部分,在開花后脫落而僅留下雌花序部分;兩性花序下方周圍者為雄性穗狀花序;雄花的苞片披針形,淺黃綠色,無(wú)小苞片及花被,雄蕊8;雌花具1卵狀披針形苞片,無(wú)小苞片,具2枚貼生于子房的花被片,雌蕊1,無(wú)花柱,柱頭2裂。果序球果狀長(zhǎng)橢圓形:小堅(jiān)果扁平,圓形,具2狹翅;ㄆ5~6月。果期7~8月。 多生于山坡向陽(yáng)地或林中。分布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及甘肅、陜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序(化香樹果)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②圓果化香樹,與上種近似,果序球形。分布廣東、廣西、湖南、貴州。
【性味】性熱,味辣,有毒。
【功能主治】治瘡毒。
【用法用量】不可內(nèi)服。
【附方】 ①治骨癰流膿日久不收口,有多骨:化香樹葉半斤搗爛泡冷水,將患處浸入藥水中數(shù)小時(shí),用鑷子拔出多骨,隨用藥水洗之。 ②治癩頭瘡:化香樹葉一兩,石灰二錢。開水一杯泡兩小時(shí),蘸藥外擦,一日兩次。(性味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癰疽疔毒類急性炎癥:化香樹葉,雷公藤葉、芹菜葉、大蒜各等分(均用鮮品),搗爛外敷。瘡瘍潰爛后不可使用。(《常用中草藥配方》)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