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藥網(wǎng) 醫(yī)療器械 保健品網(wǎng) 醫(yī)藥招商 醫(yī)藥資訊 產(chǎn)品大全 百姓OTC 醫(yī)藥搜索 醫(yī)藥展會 醫(yī)藥人才 醫(yī)藥論壇
中醫(yī)藥-中國醫(yī)藥網(wǎng)
中醫(yī)藥首頁 辨證論治  針灸推拿   藥膳食療   中藥檢索   名醫(yī)風采   中醫(yī)文獻   中藥圖譜   中醫(yī)藥詞典   中成藥
 高級搜索
中藥資源

中藥圖譜 中藥故事
中藥炮制 藥材栽培
藥市快訊 中藥法規(guī)
中藥招商 中藥產(chǎn)品


中醫(yī)基礎(chǔ)
·基本特點 ·陰陽學說
·五行學說 ·八綱辨證
·望診 ·聞診 ·問診 ·切診
·方藥概論 
...更多

藥材認識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筆畫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劑

解表 清熱 溫里
瀉下 消導 祛濕
理氣 理血 補益
固澀 開竅 驅(qū)蟲
鎮(zhèn)潛熄風 祛風濕
止咳化痰平喘


  藥材認識

猴頭菌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出處】始載于《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Hóu Tóu Jūn

【英文名】Hericium

【別名】猴菇、猬菌、刺猬菌、小刺猴頭、猴頭菇

【來源】
藥材基源:為齒菌科真菌猴頭菌、珊瑚狀猴頭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ricium erinaceus(Bull.ex Fr.)Pers.[Hydnum erinaceus Bull.ex Fr.,Hericium caput-medusae Pers.];Hericium coralloides(Scop.ex Fr.)Pers.ex Gray[Hydnum coralloides Scop.ex Fr.]

【原形態(tài)】
1.猴頭菌 子實體單生,橢圓形至球形,常?v向伸長,兩側(cè)收縮,團塊狀。懸于樹干上,少數(shù)座生,長徑5-20cm,最初肉質(zhì),后變硬,個別子實體干燥后菌肉有木栓化傾向,有空腔,松軟。新鮮時白色,有時帶淺玫瑰色,干燥后黃色至褐色。菌刺長2-6cm,粗1-2mm,針形,末端漸尖,直或稍彎曲,下垂,單生于子實體表面之中,下部、上部刺退化或發(fā)育不充分。菌絲薄壁,具隔膜,有時具鎖狀聯(lián)合。菌絲直徑10-20μm。囊狀體內(nèi)有顆粒狀物,直徑10μm左右。孢子近球形,無色,光滑,含有1個大油滴,(4-5)μm×(5-6.5)μm。
2.珊瑚狀猴頭菌 子實體肉質(zhì),通常有數(shù)個軟而韌的短小主枝,各主枝又多次分枝,形似珊瑚,長10-30cm,主枝基部有時愈合成塊。整個子實體鮮時純白色,干后變硬,淺黃色。主枝和分枝上生有菌刺。在分枝上更為稠密。菌刺圓錐形,銳尖,長5-15mm。菌絲有鎖狀聯(lián)合,孢子近球形,無色,光滑,含1個油滴,(5-6)μm×(4-6)μm。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櫟等闊葉樹倒、腐木上。
2.生于云杉、冷杉等的枯腐木上。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及甘肅、上海、浙江、河南、廣西、西藏等地。
2.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內(nèi)蒙古、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猴頭是一種木腐菌,屬中溫型,菌絲在6~30℃溫度范圍內(nèi)均可生長,適宜溫度25℃左右,菌絲培養(yǎng)不需要光線照射。子實體生長溫度為18~20℃,氣溫超過25℃未經(jīng)定向選育的菌種不形成子實體,最適的空氣相對濕度為90%~95%,需一定的散射光。猴頭為好氣性真菌,適宜在偏酸性(pH5.5)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
培育技術(shù) 猴頭子實體培養(yǎng)目前多采用瓶栽方法,藥用菌絲體可用固體培養(yǎng)或液體發(fā)酵生產(chǎn)。瓶裝猴頭菌種的母種、原種及栽培種的制種方法一般與黑木耳、香菇等常規(guī)菌種生產(chǎn)技術(shù)相同,瓶裝培養(yǎng)基也用木屑、棉子殼、甘蔗渣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加定量的輔料制成,如木屑培養(yǎng)基配方為木屑78%,麥麩20%,石膏粉1%,蔗糖1%,和勻料后加清水拌濕,培養(yǎng)料水分含量一般為65%~70%,裝瓶后高壓滅菌,在無菌條件下接入猴頭原種,移入培菌室,保持室溫在23~26℃。空氣相對濕度70%左右,培養(yǎng)1個月菌絲長滿瓶,移入出菇房,打開瓶塞流通空氣,室內(nèi)濕度加大到90%~95%,溫度降到20℃左右,不能超過22℃,過高子實體生長迅速,但球塊小、色澤變黃,質(zhì)量差,如溫度降到16℃,子實體生長十分緩慢。出菇房應(yīng)給以散射光,空氣流通,一般從菌蕾形成到子實體成熟,需12~17d。頭茬菇采收后,隨即清除培養(yǎng)瓶表面殘老的菌絲,仍保持在上述出菇房的溫濕度條件下,仍可采收再生的子實體。猴頭菌絲體液體發(fā)酵工藝流程為:試管斜面菌種培養(yǎng)基→一級搖瓶(500ml)種子培養(yǎng)→二級搖瓶(500ml)種子培養(yǎng)→種子罐種子(三級)培養(yǎng)→發(fā)酵罐培養(yǎng)。斜面培養(yǎng)基為麥麩50g(蒸水取上清液),葡萄糖10g,蛋白胨2g,KH2PO4 1g,MgSO4·7H2O0.75g,瓊脂20g加水1000ml,pH自然。種子培養(yǎng)基成分同上,但不加瓊脂。種子罐培養(yǎng)基:葡萄糖2%,豆餅粉1%,蛋白胨或酵母膏0.1%,KH2PO4 0.15%,MgSO4·7H2O 0.75%。發(fā)酵培養(yǎng)基:蔗糖3%,黃豆餅1.5%,蛋白胨0.1%,KHNPO4 0.3%,MgSO4·7H2O 0.15%,pH自然。接種量為每一斜面試管接三角瓶一瓶,一級種子接二級種子接種量10 %,二級接三級5%。培養(yǎng)條件:一級種子在旋轉(zhuǎn)式搖床上(200r/min)培養(yǎng)4~5d,溫度24~26℃,二級種子在往返式搖床(90次/min)培養(yǎng)3d,溫度26~28℃。種子罐培養(yǎng)在40L罐中投料20L,溫度26~28℃,攪拌速度200r/min,培養(yǎng)2~3d,通氣量為1:0.3~1:0.5。發(fā)酵罐培養(yǎng)與種子罐基本相同。當發(fā)酵液變?yōu)辄S棕色、布滿菌絲,殘?zhí)呛吭?.2%左右,即可終止發(fā)酵。

【性狀】
性狀鑒別 (1)猴頭菌 子實體卵圓形或塊狀,直徑5-20cm,基部狹窄或有短柄。表面淺黃色或淺褐色,除基部外,生有下垂軟刺,長1-3cm,末端漸尖。氣微,味微苦。
(2)珊瑚狀猴頭菌 于實體基部生有數(shù)枚主枝,各主枝又有短細小枝,形似珊瑚狀;刺長5-15mm,末端銳尖。

【化學成份】猴頭菌子實體中含猴頭菌酮(hericenone)A、B、D、E、F、G、H,猴頭菌堿(hericerin),(9R,10S,12Z)-9,10-二羥基-8-氧代-12-十八碳烯酸[(9R,10S,12Z)-9,10-dihydroxy-8-oxo-12-octadecenoic acid)],3-羥基-4-(3,7-二甲基-5-氧代-2,6-辛二烯基)-5-甲氧基-苯并[1,2-c]呋喃-2-酮[3-hydroxy-4-(3,7-dimethyl-5-oxo-2,6-octadienyl)-5-methoxybenzo[1,2-c]furan-2-one],植物凝集素(lectin)。干燥子實體含蛋白質(zhì),脂質(zhì),纖維及葡聚糖。還含麥角甾醇(ergosterol),3β-O-吡喃葡萄糖基麥角甾-5,7,22-三烯(3β-O-glucopyranosylergosta-5,7,22-triene),3β,5α,6β-三羥基麥角甾-7,22-二烯(3β,5α,6β-trihydroxyergosta-7,22-diene)即啤酒甾醇(cerevisterol),3β-O-吡喃葡萄糖基-5α,6β-二羥基麥角甾-7,22-二烯[3β-O-glucopyranosyl-5α,6β-dihydroxyergosta-7,22-diene),3β,5α,9α-三羥基麥角甾-7,22-二烯-6-酮(3β,5α,9α-trihydroxyergosta-7,22-diene-6-one),麥角甾醇過氧化物(ergosterolperoxide),即3β-羥基-5,8-表二氧基麥角甾-6,22-二烯(3β-hydroxy-5,8-epidioxyergosta-6,22-diene),3β-O-吡喃葡萄糖基-5,8-表二氧基麥角甾-6,22-二烯(3β-O-glucopyranosyl-5,8-epidioxyergosta-6,22-diene)。菌絲體培養(yǎng)物含有猴頭菌吡喃酮(erinapyrone)A、B,4-氯-3,5-二甲氧基甲苯(4-chloro-3,5-Dimethoxytoluene),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醇(4-chloro-3,5-dimethoxybenzyl alcohol),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醛(4-chloro-3,5-dimethoxybenzaldehyde),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O-阿拉伯糖醇酯(4-chloro-3,5-dimethoxybenzoic-O-arabitolester),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chloro-3,5-dimethoxybenzooic-methyl ester),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4-chloro-3,5-dimethoxybenzoic acid),猴菇菌素(herierin)Ⅲ、Ⅳ。此外含3-O-葡萄糖醛酸基齊墩果酸-28-葡萄糖酯甙,3-O-(3'-阿拉伯糖基)-葡萄糖醛酸基齊墩果酸-28-葡萄糖酯甙,3-O-(2'-葡萄糖基)-葡萄糖醛酸基齊墩果酸-28-葡萄糖酯甙,3-O-[(2'-木糖基)-(3'-阿拉伯糖基)]-葡萄糖醛酸基齊墩果酸-28-葡萄糖酪甙,3-O-〔(2'-葡萄糖基)-(3'-阿拉伯糖基)]-葡萄糖醛酸基齊墩果酸-28-葡萄糖酯甙。菌絲和子實體中含有多糖。

【藥理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 同基因骨髓移植55d后,受體小鼠免疫功能嚴重損害。脾細胞產(chǎn)生白介素-2(IL-2)能力等細胞免疫功能明顯低下,連續(xù)腹腔注射猴頭菌多糖和胸腺肽15d后,小鼠脾細胞產(chǎn)生IL-2能力及對刀豆素A(Con A)刺激的增殖反應(yīng)和混合淋巴細胞培養(yǎng)反應(yīng),均顯著增強。說明猴頭菌多糖與胸腺肽合用比單獨使用胸腺肽更能明顯促進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免疫功能的早期恢復。猴頭菌多糖給小鼠腹腔注射2mg/只,連續(xù)7d,能明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可促進溶血素生成,增加體液免疫的能力。若給小鼠腹腔注射2.88mg/只,連續(xù)8d,則可明顯對抗由環(huán)磷酰胺中毒所引起的白細胞下降,下降率僅為對照組的一半。猴頭菌多糖在體外對由Con A活化的小鼠胸腺細胞有較強的促進增殖作用,也可促進脾淋巴細胞的增殖,并對脂多糖(LPS)刺激的B細胞也有協(xié)同作用。
2.抑瘤作用 在Swiss雄性小鼠左前腋皮下,接種肉瘤S180細胞,然后口服猴頭菌多糖50mg/kg,100mg/kg,200mg/kg,每日1次,連續(xù)7d,結(jié)果表明,3個劑量組對荷瘤生長均有抑制作用;對自然殺傷(NK)細胞活性有明顯的激活作用;荷瘤重量與其相應(yīng)鼠脾NK細胞活性呈負相關(guān)猴頭菌還能抑制黃曲霉素對大鼠的致肝癌作用,減少肝切面的病灶數(shù)。
3.抗?jié)冏饔眉敖笛亲饔?通過胃蛋白酶抑制吸附實驗,證明猴菇菌片治療胃潰瘍的作用機制,可能是由于抑制胃蛋白酶活性而促進潰瘍愈合。猴頭菌多糖可降低小鼠正常血糖和四氫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4.延緩衰老作用 猴頭菌絲體多糖和子實體多糖能顯著增加果蠅飛翔能力,降低剛孵化果蠅和小鼠心肌組織脂褐質(zhì)含量,并能增加小鼠腦和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入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健脾養(yǎng)胃;安神;抗癌。主體虛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與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消化道腫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鮮品30~100g;或與雞共煮食。

【各家論述】
1.《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寧負千石之粟,不愿負猴頭羹CONG。
2.《農(nóng)政全書》:如無花、麻姑、猴頭之屬,皆草木根腐壞而成者。
3.《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等功能。與本品有類似功效,且分布區(qū)相近似的尚有以下兩個近緣種:玉髯 H. Coralloides(Scop.Fr.) Pers, ex Gtay 及分枝猴頭菌 H.ramosum(Bull. Ex Merat。) Letellier.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藥網(wǎng)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關(guān)于公司 | 網(wǎng)站簡介 | 服務(wù)項目 | 技術(shù)支持 | 意見反饋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我們
兄弟站點:  生意寶 - 生意社 - 生意場 - 網(wǎng)經(jīng)社 - 產(chǎn)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 - 企業(yè)風險評級 - 撮合交易 - 化工網(wǎng) - 紡織網(wǎng)
   檢測通 - 醫(yī)療器械網(wǎng) - 企業(yè)官網(wǎng)服務(wù) - 化工網(wǎng)商城
© 醫(yī)藥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浙ICP證:浙B2-20080131-8 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浙)-經(jīng)營性-2020-0027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602010403     
市場:0571-88161141 服務(wù):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