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猴接骨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Hóu Jiē Gǔ C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短葉赤車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llionia brevifolia Bent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小草本,長達25cm。莖匍匐,肉質,被短柔毛;常于節(jié)處生根。葉互生;葉柄極短,長1-2mm,被毛;托葉披針形,長約lmm,被柔毛;葉片略呈肉質,斜倒卵形,兩側不相等,長10-16mm,寬6-11mm,先端鈍或微尖,基部為偏斜的心形,較寬一側呈耳狀,邊緣有疏齒,上面無毛,鐘乳體短線狀,下面脈上有短粗毛;葉脈近羽狀。雌雄異株;雌花為團傘花序,腋生,寬3-4mm,有極短的總花粳或無,苞片披針形,雌花5基數(shù),萼裂片大小不等,2-3枚較大,先端常有小角;退化雄蕊披針形。瘦果長圓形,兩側壓扁,有稀疏小疣體。果期3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溪溝邊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南及湖北、湖南、福建等地。
【性味】苦;性溫
【功能主治】活血做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