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紅花綠絨蒿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cè)》
【拼音名】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
【別名】阿柏幾麻魯(藏名)
【來(lái)源】為罌粟科植物紅花綠絨蒿的花莖及果實(shí)。8~9月采花莖及果實(shí),分別干燥處理,收存?zhèn)溆谩?br>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約1米。莖細(xì)長(zhǎng),全株有金黃色長(zhǎng)毛,葉12~20,均基生,有長(zhǎng)柄,長(zhǎng)6~34厘米;葉片狹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zhǎng)2.8~18厘米,寬1.2~3厘米,有3或5條主脈,邊緣全緣,兩面均生短糙毛。花梗1~6條,高32~75厘米,生伸展的糙毛;花單生花葶頂端,下垂;花瓣4(~6),深紅色,狹橢圓形,長(zhǎng)達(dá)9厘米,寬達(dá)4厘米,先端鈍;雄蕊長(zhǎng)達(dá)2.4厘米,花藥長(zhǎng)約3.5毫米,花絲條形,淡紅色;子房卵形,密生黃色粗毛,花柱幾不存,柱頭短圓柱形,有數(shù)棱,呈翼狀。蒴果,有黃色刺毛。
【生境分布】生于林緣、溝邊、山坡草地。分布四川西北部、青海東南部和甘肅南部。
【性味】苦澀,微溫。
【歸經(jīng)】入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鎮(zhèn)痛,止咳,固澀,抗菌。治遺精,白帶,肝硬化。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0.5~1錢。
【附方】 ①治神經(jīng)性頭痛:紅花綠絨蒿配藁本,煎湯服。 ②治腸炎:紅花綠絨蒿配地榆、薺菜,煎湯服。 ③治遺精,白帶,腎性水腫:紅花綠絨蒿配懸鉤子根、峨?yún),燉肉吃?br>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