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鉤藤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閩東本草》
【拼音名】Gōu Ténɡ Gēn
【來(lái)源】為茜草種植物鉤藤的根。
【性味】《閩東本草):味苦澀,寒。
【歸經(jīng)】《閩東本草》:入肝經(jīng)。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luò),清熱消腫。治關(guān)節(jié)痛風(fēng),半身不遂,癲癇,水腫,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5~8錢(大劑1~3兩)。
【附方】 ①治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鉤藤根五至八錢。水煎服。(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②治關(guān)節(jié)痛風(fēng):鉤藤根半斤,加燒酒適量,浸一天后,分三天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半身不遂:鉤藤根四兩,五加根皮、楓荷梨根各二兩。水煎去渣,同老鴨一只燉服。 ④治精神分裂癥(癲癇):鉤藤根一兩,石菖蒲根三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⑤治小兒高熱:鉤藤根三至五錢。水煎服。 ⑥治妊娠水腫:鉤藤根一兩五錢。水煎去渣,同雞一只燉服。 ⑦治跌打損傷:鉤藤根三兩,水煎服,白酒為引;藥渣搗爛外敷。(③方以下出《江西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