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鵝臎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é Cuì
【英文名】Goose caudal meat
【別名】鵝尾罌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科動物家鵝的尾肉(肉含尾脂腺)。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儲藏:宰鵝時割取含尾脂腺的尾肉,除去羽毛,鮮用。
【原形態(tài)】家鵝,體長約60-80cm。嘴扁闊,前額有肉瘤,雄者膨大,黃色或黑褐色。頸長。體軀寬壯,龍骨長,胸部豐滿。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腳大有蹼,黃色或黑褐色。體軀站立時昂然挺立。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強,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動物時,常頭向前下方伸,張開兩翅用嘴喙擊而無所顧忌。聽覺靈敏,鳴聲宏大,又好相應(yīng)和。以青草、蔬菜、種籽、糠麩等植物 性為食。 資源分布:以華東、華南地區(qū)飼養(yǎng)較多。一般飼養(yǎng)于河湖近旁。
【化學(xué)成份】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Uropygial gland)分泌一種含脂蠟的液體,其組成為:水分60.807%,固形物39.193%,蛋白質(zhì)(protein)17.966%,乙醚(ether)溶出部分18.777%,溶性灰分(ash)0.371%,不溶性灰分0.336%,高級醇7.423%,油酸(oleic acid)5.648%,低級脂肪酸(fatty acid)0.373%,卵磷脂0.233%。乙醚溶出部分,主要為脂類(lipid);低級脂肪酸中有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分泌液的混合脂肪酸有左旋性,是一特點,已找到有四甲基癸酸(tetramethyldecanoic acid)及四甲基十一酸((一)2D,4D,6D,8D-tetramethylundecanoic acid)2種有枝鏈的脂肪酸。所含的高級醇(即蠟(wax))是重要成分,它的化學(xué)組成大約相當(dāng)干 C10H38O4。此蠟曾被找出2種物質(zhì),分子量為242及256。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脾;胃;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肝。主《日華子》:治聤耳及聾,納之;亦療手足皴。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納之。
【各家論述】《日華子本草》:治盯耳及聾,納之。亦療手足皴。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