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眼藤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cè)》
【拼音名】Bǎi Yǎn Ténɡ
【別名】爬山虎、五眼子、下山虎、泥藤草、雞眼藤
【來(lái)源】為茜草科植物小葉羊角藤的根、莖。夏、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藤狀灌木。莖黑褐色,嫩枝被柔毛。葉對(duì)生,紙質(zhì),橢圓狀矩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zhǎng)2~6厘米,寬0.8~3厘米,先端鈍或短銳尖,除背脈腋內(nèi)有束毛外兩面均禿凈;托葉膜質(zhì),草黃色。頭狀花序頂生,具短柄,由2~6個(gè)合成一傘形花序;花白色或綠白色;花萼合生;花冠管極短,裂片矩圓狀披針形。果球形,熟時(shí)紅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灌叢中。分布我國(guó)南部。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祛風(fēng)化濕。治消化不良,腹瀉,大便秘結(jié),感冒咳嗽,跌打扭傷,腰肌勞損。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1~2兩。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支氣管炎、百日咳:用百眼藤1~2兩(百日咳用1兩,加糖少許),水煎服,每天1次。試治支氣管炎500余例,有一定的鎮(zhèn)咳效果;試治百日咳6例,全部治愈。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