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瓣蕊唐松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河北中藥手冊》
【拼音名】Bàn Ruǐ Tánɡ Sōnɡ Cǎo
【英文名】Root of Petalformed Meadowrue
【別名】唐松草、馬尾黃連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alictrum petaloideum L.[T.Petaloideum L.var.latifoliolatum Kitag.]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土,切段,曬干備用。
【原形態(tài)】瓣蕊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無毛。莖直立,上部分枝。葉互生;葉柄長達(dá)10cm,基都有鞘;葉為三至四回三出復(fù)葉或羽狀復(fù)葉;小葉草質(zhì),倒卵形、菱形或腎壯圓形,長3-12mm,寬2-15mm,先端鈍,基部圓楔形或楔形,3淺裂或3深裂,裂片全緣,網(wǎng)脈不明顯;小葉柄長5-7mm。復(fù)單歧聚傘花序傘房狀;花兩性,花梗長0.5-3cm;萼片4,花瓣?duì),卵形,長3-5mm,白色,早落;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長5-12mm,花絲上部比花藥寬,基部狹窄,花藥狹長圓形,長0.7-1.5mm,先端鈍;心皮4-13,無柄,花柱短,柱頭生于腹面。瘦果卵形,長4-6mm,有8條縱助,無柄,宿存花柱長約1mm。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3000m的山坡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安徽、河南、四川。
【性狀】 1.性狀鑒別 根莖極短。須根較稀疏,長3-5cm,直徑1-1.2mm;表面褐色,具數(shù)條細(xì)縱棱;質(zhì)脆,易折斷。 氣微,味稍甜,嚼之粘牙。 2.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多角形。表皮破碎,具根毛。皮層狹窄,細(xì)胞壁非木化增厚;內(nèi)皮層明顯,母細(xì)胞切向分隔成5-10個(gè)子細(xì)胞。中柱鞘細(xì)胞壁常破碎。初生木質(zhì)部三原型;木質(zhì)部束間及中央無纖維束。
【化學(xué)成份】根莖含小檗堿(berberine),隱品堿(crytoPine),藥根堿(jatrorrihizine),木蘭花堿(magnoflorine)。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jīng)】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主主治濕熱瀉;黃疸;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腫瘡癤;滲出性皮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注意】虛寒證慎服。
【附方】①治紅自痢疾:馬尾黃連三錢,馬齒苑五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②治癰腫瘡癤:馬尾黃連三錢,蒲公英一兩。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②治滲出性皮炎(浸淫瘡):瓣蕊唐松草焙干研末,取適量,撒布患處;或與松花粉各等分同用。如檄后患處干燥起裂,可用香油調(diào)敷。(《河北中藥手冊》)
【各家論述】 1.《河北中藥手冊》:治滲出性皮炎。 2.《寧夏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